出處簡介:2013年5月9日出版的《龍珠 超畫集》
鳥山明超會見最新版
2013年的現在,他的畫作由龍珠開始連載到而時為止仍然在影響我們。
悟空仍是小孩的少年篇
由1984年漫畫開始連載,當你繪畫年輕的悟空及莊子時,有沒有什麼特別注意的地方,或者有沒有「我要以這種方式畫」的想法?
IQ博士在當時(大慨)是一套時尚的搞笑漫畫,我繪畫時會很注意畫作,但龍珠是動作漫畫,最重要是表達速度感,所以我真的不想過於精細地去畫。或者你可以說,我對畫畫並非特別講究。尤其是像彩圖這些東西,撇開是好是壞不說,我相信IQ博士是佔用了我較多時間去畫。我故意把身為主角的悟空設計得很簡樸,令他看上去更像一名小角色,相對來說,我會花心思在台詞以及動作方面。雖然事實上跟我的預期有出入,連載一開始是人氣不是太高。由於這個原因,我跟我的責任編輯鳥嶋和彥先生說:「請盡可能讓我在這套漫畫中畫少許彩頁。」 即使到了現在,龍珠最出名的亦不是畫作,但以結果來說,我想我真的可以不太在意這方面,而是把心思集中在情節發展以及動作。
連載中期,悟空變成了青年
1987年開始,原作漫畫的悟空長大成青年,對於主角有這麼大的轉變,繪畫時有沒有什麼影響?
如果我繼續保持少年悟空的身型比例,就會變得很難再去繪畫戰鬥場面,所以我想讓悟空大幅成長。對於一套漫畫人氣開始穩定時,竟然令主角外觀大幅轉變,這種事情是很罕見的。所以當時很多人都反對,例如我的責任編輯。但亦多得他長高了,我可以畫一些他騎著電單車之類的插圖。
你如何決定服裝顏色?包括主要角色的衣服,以及龜仙流道服
道服的顏色單純就是中國的僧人,例如少林寺僧人所穿著的道袍顏色。動畫中令顏色變成紅色,我對此有點不滿。 很多角色都有特別的顏色,例如笛子大魔王、菲利、斯路、布歐,單純是為了更容易展現出他們的獨特之處。
後期描繪了激烈的戰鬥
1994年開始,有很多作品都是在色紙上繪畫,這種技術是如何出現的呢?
在色紙上繪畫是全世界的設計界中都很常用的技術,這並非特別罕見。我相信在IQ博士時期我都有使用。紙張本身已經有顏色,能夠帶出色彩統一的感覺。
新的試煉龍珠GT
1995年開始,你亦參與了龍珠GT動畫,當繪畫將來的悟空,阿包及杜拉格斯時,有沒有什麼是你決定,或者在設計上你特別注意的地方?
當時正好是連載結束之後,所以我難以充滿熱情地想起關於我設計GT的記憶。我應對方的請求努力地去進行設計,但這種色紙使用方法對於麻煩來說具有相對較少的優點,也許是因為它看起來像我已經正確地上色了?
龍珠完全版的電子上色畫作
大概由1999年開始,你逐漸走向數碼化創作,請告訴我們關於你開始這樣做的故事。
那是在龍珠連載結束之後,我從玩具製作商Bandai全體手上收到了一台昂貴的電腦,他們還教我如何使用。由於我當時已經開始對畫畫感到厭惡,因此我真的很感激這工具。當時如果不是這部電腦的話,我想我已經對畫畫完全失去興趣。我不必再準備及清潔上色用具。無論如何,Bandai亦為我做了不少事情,因此我真的很感激他們。
手繪以及數碼化,兩者之間有何差異呢?
雖然稱之為數碼化,但我只是用它來上色,我仍然跟之前一樣用筆來繪畫的,只是之後我會掃描去電腦然後上色。
自從你轉向數碼化之後,上色方面你有沒有什麼改變呢?在完全版中,你似乎是使用漸變陰影,但你最近的畫作,打陰影的方式似乎再次轉變。你是否根據發佈方式去改變呢?
我不是太意識到自己的上色有轉變,但數碼化的最大價值是你可以重新上色。比起其他方面,對於我能夠不斷改變顏色直到我滿意為止,我真的很感動。因為時常都會發生一些情後是在我上色後,然後嚇一跳,發現並不應這樣上色。我上色方式有所不同的原因,有小部分原因是我會根據要求去上不同的顏色。
貓魔人的新印象
2001年,你開始畫貓魔人,在電子繪圖及漫畫中,你有沒有轉變你的繪畫風格?
我不是用電子方式去畫貓魔人。我像以前一樣畫在原稿紙上。在貓魔人中,我並非跟平時一樣使用G筆,而是用一款叫Pigma的氈尖筆。令我可以用不同的闊度去繪畫。我沒有任何助手,因此我完成原稿後會數碼化,然後用電腦填黑及微調。我唯一會用圖像平板電腦去進行電子化的描線工作,就是為遊戲設計或者插畫。我去到漫畫方面,以前我技術水平仍然難以用線條發揮出水準,所以反而會花更長時間。但我下次想再試一試挑戰。通過這種方式,我已經嘗試了各種各樣的技術,但我的繪畫風格仍然未定下來,經常都覺得是試驗品或者失敗作,但我自己來說,我相信在我感到自滿時,會是我的畫作完結的一日。
最新電影的畫面中,所有主要角色都登場
在2013年中,你為新電影繪畫了新圖,相隔一段長時間後畫這麼多角色有什麼感覺?
一如以往,我並不喜歡畫畫本身(笑),但是為角色設計新外觀,包括每個角色的衣服及髮型就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