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簡介:2013年5月9日出版的《龍珠超全集4》


鳥山明也回顧龍珠

我們亦問了鳥山老師講述由龍珠開始到現在這4分1個世紀以來他這作品的歷史,甚至龍珠背後的故事都終於可以說出來!?

1984年-1986年
連載開始到悟空少年時代
實際上什麼都沒有準備…

在龍珠連載之前你做了什麼準備呢?

從《IQ博士》結束之後,我只有3個月時間,因此我沒有做任何準備。因為我曾經承諾過,既然我要結束擁有如此人氣的《IQ博士》,我就要馬上進行下一套連載。我跟妻子去了中國旅行,雖然本身只是一件很個人的事情,但結果卻對我非常有用。

後來,故事變得愈來愈聚焦去打鬥,例如天下第一武術大會,一口氣增加了不少有個性的角色,你會否覺得很辛苦?

用完即棄的角色相對較容易,因為我會抱著「反正他們都會馬上打輸」的心態去畫。但對於一些稍微會成為劇情中心的角色,我需要花更多時間,思考如何給他能令人記得的特點,一般來說,我經常看電影及電視去尋找靈感,收集資訊是非常重要的,能夠令腦袋緊貼潮流。

1986年
動畫開始
野澤小姐的聲音完美地適合悟空

對於動畫開始播放,你有沒有受到什麼影響呢?

我幾乎沒有空閒時間,因此我基本上完全放手交給動畫職員。除了一開始,我想我應該曾組檢查過畫作之類,另外,我亦罕有地參與了選擇主角的聲優,我聽取錄音帶後作出選擇,我記得我當時認為野澤小姐的聲音是完美地適合悟空。然而我對動畫知識一竅不通,因此即使後來告訴我被選中的聲優名稱,當時我真的完全不認識。

大概同一時間,亦製作了電子遊戲,甚至到現在,仍有很多遊戲推出,看上去頗受歡迎。

即使我是從事這個職業,我卻是很少去看漫畫、動畫、玩電子遊戲,包括我自己的作品。(笑)並非我不擅長這些,而是我的生活模式已經變成了在僅餘的空閒時間會去砌模型這個興趣上,對於遊戲方面,在紅白機時代,我是頗喜歡的,但由於我過於投入,在我發現的時候,時間總是已經過去了。這樣是不好的。
之後我就決定,我幾乎完全不去玩。不過,有時當我看到孩子在玩時,我都會稍微去學習下。

1989年-1993年
比達登場
龍珠Z開始,
繪畫戰鬥時的臉孔,我絕不會展現給人看!

原作中,比達登場時,戰鬥變得更加激烈了。

我相信每個漫畫家都會這樣做,但當你要進行一場激烈戰鬥,位置及方向都會以驚人的速度變化,另外如果你不在腦海中模擬一次,你會難以明白戰鬥的狀況。在我腦海中,我會把自己代入角色,嘗試進行相同方式的戰鬥。因此,當我繪畫戰鬥情節時會相當累。在我得悉之前,我的表情會自行作出相應變化,因此如果有很多大叫的情節,又或者表情有強烈變化的情節,我的臉孔會相疲倦,我繪畫戰鬥時的臉孔,我絕不會展現給人看。

動畫變成了Z版,是否從這段時間開始,你跟作畫監督中鶴勝祥擁有更多交流呢?

說實話,那段時間我見了很多人,因此對於我們首次見面記得不太清楚。但我開始意識到中鶴先生畫功的厲害之處,是在後來稍晚一些的時候。尤其是當時做V JUMP的企畫,請他代替我畫畫的時候。雖然他是模仿我的畫去畫的,畫得那麽好令我很驚訝。說是模仿,有些就連我看了也分不清到底是誰畫的,甚至都想請他幫忙畫連載的《龍珠》了(笑)。他的職業是動畫師,因此這是沒可能的。但當你跟天才一起工作,會出現超越你想像的結果,因此令人十分興奮。

你亦有為布洛尼及古拉這些原創角色設計造型,對嗎?

數量不是太多,我間中收到要求就會去做,但我基本上都把事情交給職員去做,我不會細心去檢查劇本…

在你的責編是鳥嶋先生時,他透過VJUMP促進了各媒體的混合,對嗎?

鳥嶋先生是一個喜歡做新事物的人,我就是經常跟他一起做的人。(笑)總而言之,那真的很艱辛,但我的工作闊度擴大了,當中我學到不少東西,因此我很開心。說起來,就連《勇者鬥惡龍》的工作,也是與堀井先生他們關係很好的鳥嶋先生給我的。當時我甚至連RPG都不知道是什麼,卻被拉去參與。單是週刊連載我已經很忙,當時真的非常辛苦。不過當我玩完這遊戲,感覺卻十分新鮮,我覺得非常有趣,因此我很高興能夠參與。

你可以告訴我們一些VJUMP的事嗎?

之前都說過,我被鳥嶋先生拉攏去VJUMP去進行試驗性質的出版,現在回想起來,當時在週刊連載之外,還畫了不少畫作及漫畫,真的十分瘋狂。(笑)我想我不記得自己的作品,原因是我忙到不能塞進去記憶裡,所以我對龍珠的內容記得不算太清楚,我猜因為我不去忘記舊的事物,就不能去做新的事情。看來我腦袋的記憶容量不算太大。(笑)

1995年-2005年
GT到完全版出版
如果不是有電腦的話,我早已放棄畫畫…?

連載結束後,原創動畫龍珠GT開始了。

那時連載已經完結了,所以我想著下一項工作,因此,說實話,當時我是有點抗拒再進行龍珠的設計。(笑)雖然我對於自己能持續這套作品是很感激的。

後來,龍珠完全版出版,我們能夠每月都看到新的封面畫作。

說實話,當時是我第1次好好地觀看龍珠。(笑)因為我需要根據內容去繪畫封面。關於我畫封面的方法,前半段時期,我是把描線後的作品掃描去電腦,然後用一個叫Painter的軟件去上色。後半段時期,我就是用繪圖板去描線,然後用Photoshop去上色。要說為什麼我要在中間轉變畫圖方法,單純是因為我厭倦了。(笑)經常有人對我說腦電腦上色會「沒有味道」,但我又不是在畫藝術作品,我個人覺得如今這是最適合我的表現方法。如果不是電腦的話,我大概會變得討厭畫畫,不會再次繪畫。

那段時間你亦畫了貓魔人,對嗎?

我喜歡貓魔人的輕鬆愚蠢,原本我只打算畫1回,我並没打算繼續再畫多幾回,後來把《龍珠》的搞笑梗加進去,大概是我苦於缺乏靈感的逃避行爲。我的漫畫中,如果我強行加太多作者的喜好進去,大概很難得到人氣,因此要令事物追上潮流亦是難題。另外,獲得很高人氣的IQ博士及龍珠,實際上是壓抑了自己的喜好,這方面我要感謝當時的責編鳥嶋先生。
在IQ博士中,在連載開始之前,我是偏向讓博士成為主角,但鳥嶋先生對我說他希望能讓小雲成為主角,我記得我當時還說了「什麼?讓一個小女孩當主角?」這些話去抗議。

至於龍珠這方面,當時我對IQ博士已經缺乏靈感並希望完結,但由於作品很受歡迎,我不能這樣做。正當我感到苦惱時,鳥嶋先生得悉我喜歡功夫電影而且很喜愛觀看,就建議我:「既然你如此熱愛,為何不畫一套功夫漫畫?如果有趣的話,我就讓你結束IQ博士。」當時我覺得幫到很大忙了,但條件是「要在3個月後就馬上開始」當時我還有其他工作,因此我幾乎沒有時間休息,我只能無可奈何地還未清晰地決定內容就開始繪畫,當時我甚至沒有時間去思考各種東西究竟是否符合我的喜好。

2013年
神與神
跟優秀人才一起工作會有新的效果

你在神與神中第一次去參與寫劇本,你有沒有興趣進行其他方面的創作活動呢?

我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要做某項工作,與優秀的人才合作,做出新的創意和好的效果,不然不會有那麽好的作品。這樣的合作,不僅限於和其他領域的人才。例如,我跟我的漫畫家老朋友桂正和老師一起創作漫畫,我負責分鏡稿,比較擅長繪畫的他就負責畫出來,這個經驗充滿了啟發性。我們2人的喜好是完全不同的,我們經常為各種事物爭論,不過相當有趣,明白到即使是同一套漫畫,我們的想法都截然不同。我們爭論得最熱烈的是「我完全不想感動人」,但他卻認為「我絕對要感動人」。(笑)我們成為了2人組,我不知道我們的作品是否達到了雙倍的有趣程度,但至少肯定這是一套新漫畫。這種剌激感覺十分新鮮,還有很多事情單靠我自己是不會注意到的。如果有下次機會,我期待可以學習下「感動人」,並且畫出分鏡稿再配上桂的畫作。

你對於合作的想法是?

這可能是唯一一次我會主動地希望想畫漫畫,這對我來說是非常罕見的。我們桂組合的話,我就完全不需做我很討厭的描線工作。

你很討厭描線嗎?

對了,似乎較早前在互聯網中,有謠言說我有「描線過敏症」,準備來說,當時畫漫畫時,我單純很討厭在畫完草稿後,還要再重新描線一次,這是很討厭的工作。我不會誇張得稱之為過敏症,如果非要說的話,我認為說我有「連載過敏症」會更加貼切。(笑)這聽上去像開玩笑,但實際上當我連載龍珠時,我是不斷打噴嚏及流鼻水,我當時以為是花粉症,但連載結束後就消失了。我自己本身並沒有注意到,但我猜是因為進行週刊連載的壓力及負擔都非常驚人,我的頭髮都變得稀疏了。(笑)從此之後,我即使再進行連載,都只會是短期。

你目前有沒有什麼想法呢?

現在,我終於明白自己快60歲了,但漫畫家基本上是單靠自己都有可能做出各種表現,因此這真的是令人感到榮幸的職業。嗯,可能因為我的運氣夠好,令我獲得成功,有機會說這番話。回想起我最初開始時,我經常控訴「沒有時間」或者「不能睡覺」,但現在,我對於自己能夠努力堅持下來,真的感到非常快樂。

我是一個古怪及頑固的人,不喜歡在別人身邊。因此我絕對不適合做一個公司職員,其實,回想起我當初在一間廣告代理公司擔任設計師,我經常因爲回家後做塑料模型做到很晚,第二天導致遲到。(笑)我完全不敢想像,如果我沒有成為漫畫家的話會如何。(笑)我知道我很遲才說這句話,但我想向所有Fans說一句,真的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