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簡介:2019年12月4日出版的龍珠GT邪惡龍篇動畫版漫畫第3期
中鶴勝祥訪問
Profile
負責「龍珠Z」(後半)、「龍珠GT」等等作品的角色設計。也負責2020年上映的「數碼暴龍LAST EVOLUTION絆」的角色設計,以及「數碼暴龍」系列的角色設計。
龍珠GT
為東映動畫效力時曾經負責「GT」的角色設計,現在則是以個人身份活躍的中鶴勝祥先生。在此向他請教悟空等人的設計概念。
首先,可否告訴我們你最初開始負責「龍珠GT」(下稱「GT」)的角色設計時的經過?
中鶴:當時是製作人森下孝三先生跟我說「「龍珠Z」(下稱「Z」)要結束了,但是「龍珠」(下稱「DB」)系列將會繼續一段時間,請幫忙設計一下角色吧。」
那麼,當中鶴先生得悉這消息時,「GT」的內容的決定去到什麼地步?
中鶴:大致上的故事已經確定走「少年悟空為了尋找龍珠而四處冒險」的「回歸原點」方向。當時原作者鳥山明老師繪製的概念圖或許已經同時先行公佈了。開始進行企劃的階段,劇本應該正在準備中吧。
當企劃繼續推進,劇本逐漸成形時,我打算模仿鳥山老師的概念圖,自己都去畫一下。我想以自己的風格畫出「GT」的世界觀,並且發表「畫出這種場面會比較有趣吧?」這些提議。我是在這種心態下完成繪製概念圖。
鳥山老師繪製的概念圖影響很大嗎?
中鶴:非常大。最初是「週刊少年JUMP」編輯部把原畫複製後送來給我的。我看到之後十分感動。明明只是一些粗獷的筆觸,卻能將必要的想法和情景明確地包含在內,非常有氣氛。在製作電影、遊戲之類的影像作品時,一般都是從這種概念圖開始。
當時,鳥山老師畫「超時空之鑰」(由鳥山老師擔任角色設計以及場景插畫的RPG)的插圖令人印象深刻。鳥山老師以相同方式,在彩色肯特紙上畫「GT」概念圖,為我帶來很多不同的刺激。「他們前往這種星球,跟各種怪物戰鬥」…讓「GT」的目標世界觀變得明瞭。我忍不住心想:「如果根據這種概念圖,配合主線故事的劇本,製作成我的風格的情節,感覺將會如何呢?」結果我擱置了原本已經進度落後的角色設計工作,不斷繪畫概念圖,然後被系列導演罵了一頓(笑)。
一旦動筆繪畫,就開心到停不下來。只要有一、兩日時間,我就能畫出無數張。希望將劇本製作成影片的時候,這些圖能稍微發揮出「這種感覺應該不錯吧?」的「參考對象」的作用。
設計「GT」悟空等人時,有沒有什麼地方特別辛苦?
中鶴:我從「Z」的後半部,即是魔人布歐登場時就開始負責角色設定,因此工作流程沒有什麼改變。在「GT」之中,悟空等人都上了年紀,外觀也出現變化。在「GT」之中,有少量作畫的工作人員變更了。不過有許多都是從「Z」延續下來、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即使角色的外觀稍微改變,我認為動畫製作現場應該也不會感到苦惱,因此安心地做自己的事。只要準備一張設定圖,他們就能幫我畫出來,這方面一點也不辛苦。倒不如說是我在拖累大家的工作進度。
看到角色表,可以發現有寫一些細節設定喔。例如長大的阿包這種幾乎等同於原創的角色……在開播之前,中鶴先生已經具體想像出角色的性格了吧?
中鶴:角色性格方面,在劇本或情節階段就已經完成了,原本就有「阿包是個調皮的孩子」這種設定。直到「Z」為止都有紮實的原作基礎,因此原作的印象是所有工作人員的共識。至少對登場角色的印象,當時我們沒有太大的分歧。但「GT」沒有漫畫原作,我一直認為如果有某種能夠營造出共識的東西就好了。或許這些東西不會被採用,但總比什麼都沒有好。在角色表的草圖角落寫上的塗鴉或筆記,正是為此而存在的。
「GT」的角色幾乎都是中鶴先生構想並畫出來的嗎?
中鶴:基本上是這樣。但無論是工作排程或工作量方面,都真的很難做到全都由我來負責……例如離開地球的那一集,雖然我可以找一些照片、插畫這些比較具體的參考資料,但如果想描寫在宇宙旅行的故事,就要連他們降落的行星上的居民、生物都要想好,真的非常辛苦。
先有原作,之後再編出原創續篇,真的很困難吧?
中鶴:是啊。每次把我設計的角色送給鳥山老師檢查時,他總是會悄悄作出修正,或將其拉回有「DB」感的方向,作品才得以完成。
超級撒亞人4
俘虜了不少孩子的心的超級撒亞人4。擁有與直到超級撒亞人3為止的各種金髮超級撒亞人截然不同的氣氛,這種設計到底是根據什麼想法所誕生的?
一提到「GT」,不得不說超級撒亞人4登場吧?直到現在,不論是遊戲或模型都很受歡迎。當初是製作人下達「想出超級撒亞人3之後的下一個變身形態」這種指示嗎?
中鶴:是的。當時的狀況是我忍不住想說「竟然這麼重要的角色要交給我想嗎?」以往我每次設計新角色時,都是將提交了設計後,由鳥山老師進行檢查,然後他會修正,有時候也會畫出截然不同的東西,於是我拼命地想出自己風格的超級撒亞人4,並將其送過去。
總覺得製作方式很接近劇場版的原創角色。
中鶴:是啊。可說是製作方主動徵詢原作方,會把各種資料送給老師確認。這種檢查體制形今仍然還持續中。
最初繪製的超級撒亞人4就是這張設計圖嗎?
中鶴:大概就是這一張吧。我心想「這種設計應該勉強能夠通過吧?」…無論如何,因為我真的想不到其他了,所以只能這樣催眠自己。
與金色超級撒亞人的不同之處,有沒有什麼是特別在意的?
中鶴:特別令我苦惱的是…有什麼東西是跟超級撒亞人3對比時,能讓他看起來比較強的元素。我想到的便是撒亞人的「巨猿化」,但並不是真的讓他們出現返祖現象。我認為設計出猶如BERSERKER
(狂戰士)的失控型態,應該就能呈現出與金色撒亞人不同層次的強大。另外,為了顯得比較強大,當時我希望讓上半身裸露。悟空都曾經數次在戰鬥中裸露上半身,我不希望殘留任何衣服的碎片,並好好表現出被體毛覆蓋的上半身。不過,變身前後的服裝不一致,這一點是我後來才發現的(笑)。髮型是效仿歌舞伎之中,甩頭髮時的「連獅子(獅子毛)」。眼窩也是模仿歌舞伎的「隈取」。但閉上眼睛時應該怎麼畫,我在設計時沒有想到這點(笑)。
在觀看影片時,我的確有想過「衣服到底是什麼一回事?」
中鶴:一定會充滿疑問的(笑)。在動畫之中,超級撒亞人4的誕生場面是陷入大危機的悟空長出尾巴,並變身成黃金巨猿。畫面敘事便讓他變身為超級撒亞人4,就這樣巧妙地混過設定上的矛盾點…不,應該說超級撒亞人4的誕生場面是這樣依序變身的,真的是一種能輕鬆理解設計意圖的表現手法喔。
設計時已經想好畫作的配色嗎?
中鶴:我第一個想到的是不能用金色(笑)。因此我開始想「除了金色以外,看起來比較強的顏色是什麼?」然後我想到「紅與黑根本是最強的配搭!」因此我決定用黑色頭髮配上紅色體毛。之所以選擇黑色這種髮色,一方面是因為這是撒亞人原本的髮色,多少有一點返祖現象的意思。另一方面我覺得黑色頭髮的話,表情或臉孔看上去會比較緊緻。金色超級撒亞人的膚色跟髮色沒有太大的對比,因此我想加一些陰影,黑色看起來感覺較強烈。在我想到這些想法之前,我一直非常不安,總是心想「如果什麼都想不到的話,那該怎麼辦…」最後還是順利地畫出超級撒亞人4的設計,然後為了讓他即使放在一系列超級撒亞人之中也不會顯得太突兀,我就思考該如何配色。
感覺就是將黑髮、巨猿等等撒亞人的特徵全部放進去?
中鶴:是啊。把所有強大的特徵都放進去了(笑)。
那麼,一開始就決定加上尾巴嗎?
中鶴:因為變成了巨猿,所以我心想「無論如何都需要尾巴」。當然,悟空已經失去尾巴很久。但我仍然覺得尾巴是必需的,於是就加上去了。
那麼,當時鳥山老師的反應如何?
中鶴:關於肚子的體毛部分,最初的設計草圖跟動畫實際登場的版本有所不同,大概是鳥山老師下達什麼指示吧。
繼悟空之後,比達也變成超級撒亞人4了喔。
中鶴:就是超級撒亞人4的比達版。我記得鳥山老師最初設計的常態比達便是穿著皮褲的樣子。那個造型變成超級撒亞人4的話,應該會變成這樣。我的腦袋想著超級狂野版的比達,畫出來就變成這樣。因為已經有超級撒亞人4的雛型,所以只需根據角色加上一點變化。確定了基本線條後,之後的工作其實不算太麻煩。
談完悟空、比達後,終於輪到格比達了。這套服裝的設計是?
中鶴:就是指導悟空融合的美達摩星人的民族服裝。畢竟服裝有原型可以參考,接下來只要考慮服裝裡面的超級撒亞人4部分的設計就可以了。我記得是先完成悟空再加上比達的感覺,之後只要上色便完全OK。
上色方面有什麼概念嗎?
中鶴:畫超級撒亞人4悟空的候時,我會將「這種感覺應該可以吧?」、「這部分是這顏色。」之類,直接用顏料塗在影印用紙張上,然後交出去。傳達我的上色概念。
超級撒亞人4格比達也是預先上色嗎?
中鶴:說不定當時都上好色了。不過,即使當時沒上色,我在繪畫時,大概已經把「體毛是紅色系」之類的概念傳達出去了,接下來就交給導演、美術人員、後製人員處理。至於超級撒亞人4格比達的配色,基本上就是超級撒亞人4悟空加上格比達本身的配色,差不多這種感覺。除此之外,便是「看起來很強的髮色,除了黑色以外還有什麼?」以及「適合比達髮色的陰影色是什麼?」我記得是這樣討論後才決定的。
敵人
「GT」之中有許多強敵登場。包括主要角色·邪惡龍的設計在內,中鶴先生是意識到哪個部分所設計的?設計時參考的想法又是什麼?
有哪些敵方的角色讓你的印象最深刻?
中鶴:在設計角色時,我經常參考鳥山老師「DB」以外的作品,例如「勇者鬥惡龍」系列(鳥山老師擔任角色設計的RPG)或是特別為「JUMP」相關企劃所繪製的插畫。我會時常留意鳥山老師在其他作品中展現了怎樣的作風,再根據這些去繪畫。雖然在設計方面及不上鳥山老師,但仍希望能加入一些鳥山老師還沒畫過的靈感。
順帶一提,「BABY篇」超級BABY2的髮型跟「勇者鬥惡龍怪獸篇JOKER」(鳥山老師擔任角色設計的RPG)的主角髮型很像,只是頭上長著一根大大的角。我發現在角色設計的過程之中,我們走上了相同的方向,有點令人開心。除此之外,還有17號跟新17號合體的超17號。雖然是兩人合體所變成,但身高跟手腳都有變長,頭身比例有所改變,因此17號的痕跡變得稀少。在設計時,我一直很在意這個設計,心想為什麼會變成這樣?(笑)。
「GT」的高潮情節便是龍珠變成敵人的故事中,邪惡龍登場了 。
中鶴:到了這個地步,真的沒什麼靈感了 (笑)。每隻邪惡龍都有「願望實現時的負能量」的出處,這點在故事之中也有提到。畢竟都叫邪惡龍,因此設計時有特別在意「龍」這點。除此之外,大概就是分成人型及怪獸型,因為要跟悟空進行格鬥,如果不是人型的話就很難畫,我在設計時也會考慮這些。超一星龍的設計大概可以在「勇者鬥惡龍」系列裡面看得到,就是那種長了很多角的頭目角色。當時我也參考了這些東西。
邪惡龍各自的外型不同是有意為之的嗎?
中鶴:每隻邪惡龍的身體大小是聽說了副導演的想像後以此作為參考的。7顆龍珠大小都一樣,但每隻邪惡龍的體型卻不相同,是埋在體內的龍珠尺寸也會不同,以及要把龍珠放在身體的哪個位置等等。他們各自的拿手招式說不定都是配合角色設計,讓劇本搭配角色設定的。
每隻都一看就知道是「鳥山角色」的設計。所有的角色設計都有「鳥山風格」,「鳥山風格」到底是什麼呢?
中鶴:現在姑且不論,我認為以前的鳥山老師是優先考慮角色輪廓去設計的,我根據這點再參考他畫的服裝,以及身體各部份如何使用。我認為鳥山老師這種筆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設計感的作家,其實非常罕見。鳥山老師筆下的人物、建築物、交通工具甚至風景,每個細節、角落都充滿著鳥山老師的風味。作為模仿的一方來看,我認為他是一名有很多線索可供人參考的作家。因為工作的關係,我長期畫了許多他的角色以及各種原創插畫。即使不是刻意去做,有時候也會不自覺地畫成「鳥山角色」。對我來說,擺脫鳥山老師的影響反而比較困難。
「每個角落都是鳥山明」這種感覺,我或許能夠理解。
中鶴:無論是畫機械、建築或風景,全都是「鳥山角色」。人物就更不用說了。
你對鳥山老師的畫作有怎樣的印象?
中鶴:鳥山老師的畫是獨一無二的。即使模仿也會被一眼看穿,因此除非你是像我這種在工作上有密不可分關係的人,否則即使鳥山老師的畫充滿魅力也必須盡量不受到他的影響。我的印象就是這樣。即使工作上無法切割,我也不會直接參考鳥山老師的設計,而是參考該如何採用靈感以及創意。
龍珠
首播至今約25年,重新看「GT」的感想如何?這些年以來,角色也在電視、遊戲中登場,然後動畫版漫畫也發行了,在此暢談持續至今的人氣秘密。
你在「GT」繪畫了非常多角色,你特別喜歡哪一個?
中鶴:以「完成之後鬆了一口氣」這層意義來看,應該是超級撒亞人4吧(笑)。我早就做好毀譽參半的覺悟,當時心想「只要能設計出足以造成衝擊的角色就好了」。在設計通過時,我有一種「GT」的任務已經完成一半的感覺。除此之外,我也很喜歡跟原本的17號完全不像的超17號。
請分享一下你喜歡的情節。
中鶴:最近我正在重看「GT」,跟「龍珠超」的構成很相似。相似的部分是兩者都是以一連串10集左右完成故事構成的部分。每一段故事的重點跟事件都濃縮得很緊密,情節也發展得很快。動作場面跟「Z」沒什麼不同。說得好聽一點,便是「老店的風味」。我印象最深刻的是「BABY篇」中,BABY出現在地球時,悟天跟女孩子約會的故事非常不錯。角色的演技、台詞和演出方式都很流暢,不會令人感到突兀,這很方真的很不錯。「GT」是原創故事,將角色的表情與反應描寫得很像那個角色其實意外地困難。從我長期參與「DB」系列的經驗來看,那段故事比戰鬥部分的故事更高分數。我記得當時聽到主題曲後,內心的感想是「『DB』也變成現今流行風格的動畫了」。決定OP和ED分別要跟哪位歌手合作的過程,是我在「DB」中第一次體驗的。當時的感覺相當新鮮。
你當時有否負責OP和ED的作畫?
中鶴:我負責繪畫第一首ED的原畫。畢竟ED比較多是由工作人員的名單與圖畫所構成的,那麼,不如用我畫的概念圖編排,就這樣順其自然地採用我的畫。
「GT」首播至今經過大約25年,現在還是有忠實老Fans支持,對於「GT」的人氣,請問你有何感想?
中鶴:「GT」播完到現在相隔很久了,聽說它被製作成動畫版漫畫以及在遊戲大受歡迎之類的消息時,我真的很高興。畢竟我參與製作的角色們正在代替我,繼續努力地向集英社與東映動畫公司報恩嘛。幸好他們跟我不同,是一群認真工作的人(笑)。我是這樣想的。
「GT」也很受現代小朋友歡迎,請你跟大家說幾句話。
中鶴:對現代的小孩來說,他們是身處一個有著大量過去與現在的動畫、漫畫作品的狀態。如果我是現在是小孩,真不知道該從哪部作品開始看。在芸芸作品之中,「最強JUMP」的讀者選擇「GT」真的令人十分感激。遊戲的影響大概也很巨大吧。
最後,請問你覺得「GT」的魅力是?
中鶴:首先,我認為因為有著全世界都看的原作,「GT」才能成功。當時製作動畫的班底也是因為喜歡「DB」,所以才會那麼努力地製作。現在負責製作從「DB」衍生出來的動畫、漫畫、遊戲、玩具的人都拼命地想以自己的方式,把當初原作帶給自己的影響或衝擊放入作品當中。因為有著會讓所有參與者冒起這種念頭的原作,所以直到現在還有人會觀賞「GT」…我是這樣想的。「GT」今後將會有什麼樣的發展,我也不曉得。我只希望它今後一樣是一部能讓人能好好享受的作品。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