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簡介:2010年4月21日出版《龍珠動畫畫集 金色之戰士》
回顧龍珠第三回
龍珠Z的角色設計 中鶴勝祥專訪
看到鳥山老師的畫我就充滿活力了,我從那些畫中獲得力量。(中鶴)
中鶴勝祥的個人簡介
是一名動畫師。他亦是《龍珠》電視動畫系列的作畫監督。他的代表作有電視動畫冒險王比特(角色設計)、數碼暴龍(角色設計)。
你擔任了龍珠GT的角色設計,你是根據鳥山老師畫給動畫組,悟空等人在原作最終回10年後的設定圖去進行設計嗎?(注:龍珠GT實際上是原作最終回5年後的世界,並非10年後)
對。由於我們拿到設定圖,因此比較輕鬆。但我們亦加了一些動畫用的設定。例如悟空「看上去像小孩,實際上是大人」,我們謹慎地讓悟空的無禮台詞不會令人覺得他像一個小孩。
超級撒亞人4在GT的中間部分出現,這是你其中一個設計,我覺得這造型令人相當意外。
對於那個設計有很多不同意見。我的想法是令身體變成紅色。GT是續集作品,當監製跟我說要畫超級撒亞人4時,我當時覺得:「吓-----------?」(苦笑)我個人來說,我自己的想法是:「原作中已經透過融合或者合體之類的形態,我們是否真的需要新的形態呢?」這是一個很不得了的課題,悟空的變身是作品中很重要的一點,我對於怎樣做才是最好感到很苦惱。
髮型以及身上的紅毛,超級撒亞人4真的令人印象深刻。
那個髮型背後的想法是要跟超級撒亞人3走不同的方向,而且變得野性。至於身上的紅毛是我覺得看上去好像很強大。我很重視外表印象這方面的事情。(笑)從構思階段開始,就是希望把巨猿及超級撒亞人混合在一起,帶出「原始力量的悟空」這類感覺。
所以這就是他身上佈滿紅毛的原因。那麼除了最終設計外,還有沒有其他草圖的設計呢?
除了最終定稿的版本外,沒有其他設計。只是曾經畫過金髮版本的這類不同顏色的轉換。但我覺得黑髮比較好看,所以就決定用了。黑色及紅色的組合是比較有活力的配色。
中鶴先生提供的GT悟空原稿。因為設定是「外表小孩內在大人」 所以在面頰的線條上下了工夫使其顯得年輕。左邊那頁的是討論用的超4草稿,基本上直接沿用在正篇。
在龍珠GT DVD BOX的小冊子中,鳥山老師畫了超級撒亞人4。
我非常感激鳥山老師願意繪畫動畫原創角色。當時在一個紀念動畫完結的聚會上,鳥山老師在色紙上畫了一幅龍珠GT的少年悟空給我,我本身亦很喜歡那個時候的悟空,我當時心想:「我真是一個幸福的Fan」。(笑)
你參與了鳥山老師的動畫很長時間,從你的角度看,你覺得他的畫作有什麼魅力?
無疑他的畫作技巧是充滿吸引力的,我只是注視著老師的畫,就覺得充滿活力,在畫作中獲得力量。沒有繪畫的人不會明白,對於會繪畫的人,就會有很多力量以這種方式傳遞過來。對我來說,這就是最大的魅力。
他的設計觸覺亦十分敏銳。
在設計、想法上的自由度,以及設計非常多變這兩點,我認為自己完全及不上他。當我製作劇場版時,我很高興老師可以給我敵人的造型設計。有時我甚至會收到原畫,我就會想:「嘩,是由老師親自上色的呀有!」這令我雙目發光,畢竟我是他的Fans嘛。(笑)我能夠和其他動畫職員一起跟老師玩這種投接球遊戲,都覺很有趣。當我為電視動畫特別篇設計悟空的父親巴達古亦一樣,雖然想法是他跟悟空非常相似,但我覺得太過相似都不是好事,因此我稍為修改了髮型並寄給老師看,老師回覆時說髮型跟悟空一模一樣都沒問題。即使是這些小事,我亦不禁感嘆老師的驚人之處。(笑)
即使在連載龍珠時,老師的畫風都在改變
我對老師的印象就是他能夠用他異常敏銳的觸覺去選擇畫作從而改善自己的人。例如,由他的出道作到細緻畫功的《IQ博士》,中間只過了一年時間。我覺得老師在每一方面都進步了,包括他選取的線條,到輪廓到細節,因此即使只是單純畫一幅只有悟空站著的圖,老師都能輕鬆地畫出帥氣的姿勢,而且感覺良好。我的畫卻是比較粗疏的,所以如果我不去強逼自己,我是沒辦法畫鳥山老師的作品。雖然我畫了龍珠相關的畫作很長時間,但到現在我都會回顧,並且在想:「這究竟在畫什麼?」如果我有那種觸覺,我就可以改善那些不好的部分。另外,即使是技巧熟練的人,也有不滿意自己的時候,我猜我這輩子都不能達到他的境界。
整套系列中,有沒有哪一幕給你留下深刻印象?
少年悟空跟恢復年輕的笛子大魔王對峙那一幕。那一幕中他站著以及怒視笛子大魔王,我覺得真的非常帥。動畫版中,這一幕是由動畫師佐藤正樹君繪畫。佐藤君把悟空畫得很好,沒有投訴的餘地,我亦很驚訝,後來我及其他人都受到佐藤君的影響而改變了自己風格。當時一起製作動畫的職員都是朋友,但同時大家亦有競爭心態,看到完成版之後,我們會想:「XX君都能夠畫得出!」到現時為止,我仍然覺得佐藤正樹君畫的那一幕是最好的。
在龍珠GT最終回中,你負責繪畫悟空在最尾轉身的一幕的原畫,你記得你是在什麼時候完成這幅圖嗎?
我當時很嚴肅地想:「我一畫,就代表完結了。」後來我在想:「雖然我畫了他這麼長時間,但我跟悟空不太相似(笑)。」這套作品持續了10年,仍然能夠受到世界各地人士的喜愛,我真的很驚訝。漫畫閱讀的方式,以及作品持續的方式,在我年幼時已經改變了。現在的作品已經變得可以在2個世代,甚至3個世代的父子化間流傳。我覺得已經變得像美國的「超人」一樣,數十年來都能一直繪畫並且受到喜愛。如果龍珠在美國誕生,可能已經改變了作家,並且創作出很多不同類型的外傳作品。
我相信日本有很多FANS都想看到龍珠有新作品,不論動畫還是漫畫。
我個人覺得,動畫或者劇場版都沒有太大問題,大家可以如常觀看。但漫畫的話,嚴格來說我覺得作品是屬於作者的,作品由其他人畫是很難令人接受的。製作動畫的人一定不想我這樣說,但我仍然會說。(笑)
最後,想問一條抽象的問題。透過參與龍珠系列,你有沒有獲得什麼呢?
我獲益良多啊!透過參與這套作品,我從鳥山老師身上學習了不少。畫工不用說,我覺得連構思的部份也從老師的作品中受到影響。不是一般搬畫過紙,而是從中學會了老師構思的方法。雖然實際上到現時為止我仍然努力地追上鳥山老師,但這20年來我一直都確信自己永遠都不能追上。老師就是如此厲害。他是一幅永遠都越不過的牆壁,我認為老師就是如此強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