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簡介:日本報章秋田魁新報在2025年2月17日刊登在網站上的訪問

相關圖片



《龍珠大魔》執行製作人伊能昭夫訪問

《龍珠》系列是日本代表性的動畫之一,擁有遍布全球的粉絲。自從原作漫畫連載開始以來,已經迎來了40周年,並且推出了粉絲期待已久的新作《龍珠大魔》(富士電視台,每週五深夜)。為何會製作這套作品?有什麼製作秘話?我們請到了執行製作人伊能昭夫前來分享。

【目錄】

(1)為了讓不熟悉的人也能理解

(2)對故事的堅持

(3)希望觀眾能再看一次

《龍珠大魔》
魔人戈麻的陰謀使得主角悟空和他的夥伴們變成了孩子的模樣。悟空決定拯救被綁架的夥伴,並且為了恢復原本的模樣,展開了前往大魔界的冒險。

(1)為了讓不熟悉的人也能理解

記者: 請告訴我們這個企劃是如何開始的。

伊能: 當我們製作《龍珠超:超級英雄》這部電影時,我開始向原作者鳥山明老師提議,嘗試以不同的方式創作一些新的原創作品。大約經過了六年的時間。

隨著討論愈來愈深入,鳥山老師逐漸開始產生興趣,最終為這套作品創作了完整的故事。此外,角色設計、機械設計、世界觀等都由鳥山老師親自創作,這部作品幾乎是鳥山老師生前親自完成的。這是他最深度參與的一部作品,我覺得他也很享受這次的創作過程,想要探索不同的世界觀。至於角色變小的設計,希望大家也能覺得這是一個有趣的嘗試。

記者:角色變小是有什麼特別用意嗎?

伊能: (關於悟空變小)《龍珠GT》是在30多年前播出的,那時候看這部動畫的人已經成為父母。隨著《龍珠》原作迎來40周年,那些當時看過的人也開始帶著自己的孩子觀看。新一代觀眾加入,這點在《GT》中尤為明顯。我們意識到現在正處於這樣的情況,而《GT》的影像也讓我們有了一些啟發。最初我就向鳥山老師提出了讓角色變小的想法。

記者:是否刻意針對小孩去製作?

伊能: 我們並沒有特意設定特定的目標年齡層,也沒有刻意去迎合兒童市場。不過,這次的目標是讓更多人能夠觀看,所以我們希望這部作品既能讓小朋友感興趣,也能讓家長覺得適合孩子觀看。
我們的初衷是讓這部作品能夠在全球範圍內流行,並且吸引所有年齡層的觀眾。現在,我們通過串流媒體服務向全球發行,並且在其中的兒童類別中排名非常高。這令我們知道很多小孩觀看這套作品真的太好了。

記者:第一集開場有些回顧至今為止的《龍珠》的世界觀吧。

伊能: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龍珠》已經大家都知道了,但其實並非每個人都接觸過原作。這部作品也希望讓即使沒有看過過去的作品的人也能輕鬆理解,因此我們特意在開場做了回顧和介紹。這樣觀眾可以在沒有背景知識的情況下快速投入故事。

記者:在原作連載40周年之際發佈這部作品,您有什麼感想?

伊能: 雖然這部作品的創作並不是因為40周年而刻意安排的,但能在這個時候發佈作品,我覺得非常好。這部作品的推出並非我們早已計劃的結果,而是在長時間的準備下自然成形的。我們並不是刻意去追求某個時間點,而是隨著準備的進行,結果巧合地與40周年的時間對上了。

(2)對故事的堅持

記者:在這部作品中,是否有刻意融入當前的動畫趨勢?

伊能:現在的動畫觀看方式與40年前完全不同。過去主要是透過電視播放,觀眾幾乎只能在實時播出時觀看但現在串流服務的普及改變了一切。這是第一個重大變化。

另一個重要的變化是,雖然在日本不太容易察覺,但現在動畫幾乎能夠同步在全球發行。這兩種全新的傳播方式,我們在製作時都非常重視。因此,我們不只考慮電視播出的時段,也會讓觀眾透過串流平台觀看。串流平台的優勢之一是,即使錯過首播,也能隨時回頭補看這讓我們必須考慮如何在不同的時間點吸引新觀眾。以本作來說,它的播出時間剛好跨越了年末年初的假期,許多觀眾在這段時間比較有空閒,因此可以重新從第一集開始觀看。

這樣一來,觀眾數量就能持續增加,因此我們在如何呈現作品這部分下了很大功夫。

關於品質,我們深知動畫必須達到一定的標準才行,因此投入大量時間來準備。現在動畫市場競爭激烈,每一季都有大量新作品誕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如何讓觀眾認定這部作品是必看的動畫,成為我們必須考慮的重點。如果一部作品沒有引起話題,或者觀眾錯過第一集,很可能就不會繼續觀看。這種殘酷的現實,如今我們感受得特別深刻。無論是哪一部作品,即使是《龍珠》這樣的經典系列,在當今的動畫市場中,製作團隊依然面臨著極大的挑戰與壓力。

記者: 這部作品的戰鬥情節非常精緻,是否特別注重這部分的製作?

伊能:動作情節是《龍珠》的最大特色,東映動畫在這方面擁有豐富經驗,但要做到更高層次的表現仍然不容易。我們希望這次的動作演出能夠比以往更加進化,製作一種其他作品無法超越的動作情節。

能夠自由自在地在空中飛翔並戰鬥的作品,其實並不多。在空中戰鬥的表現難度相當高,製作起來也很不容易。雖然市面上有許多戰鬥類的作品,但大多數都是角色站在地面上施展強大招式,這才是主流的表現方式。 然而,《龍珠》中的角色幾乎全部都能飛行,這無疑是本作的一大優勢。

記者:這次鳥山老師特別在意哪個部分?

伊能:雖然大家都知道鳥山老師的畫風非常獨特,但其實他對於‘故事的完整性’也非常講究。

這次的製作一開始並沒有設定明確的方向,而是透過多次討論與修改,不斷調整劇情內容,花了相當長的時間來打磨故事。

畢竟,故事的基礎如果不夠扎實,即使角色塑造得再出色,也很難讓作品真正成立。從製作的方式來看,我感覺老師是先建立故事架構,然後才逐步發展角色形象與視覺設計。這讓我覺得,這次他在故事創作上投入了最大的心力。

(3)希望觀眾能再看一次

記者: 本作的魔界設定是由鳥山明老師創造的嗎?

伊能: 魔界的設定並不是一開始就確定的。雖在作品中呈現的設定,只是整個世界觀的一部分,實際上還有許多未完全公開的細節,例如整個魔界的架構、運作方式等,都有完整的設定圖。其中,我最喜歡的元素就是曲速大人這個機械裝置。 它的移動方式竟然是用一隻金魚造型的機械,這種設計真的讓我覺得鳥山老師的發想非常驚人。

關於曲速大人的存在、移動方式的設定,還有相關的機械結構、飛行器設計,這些全部都是鳥山老師親自構思的。

記者: 角色方面是否有特別的考量?

伊能:這次的作品,基本上仍然是《龍珠》世界觀中的故事,但同時也加入了一些全新的設定。其中一個比較明顯的變化是,魔界的居民都有尖耳朵,雖然是人形,卻與普通人類有所不同,屬於稍微變異過的人型角色。

舉例來說,海比斯這個角色的設計就相當不容易,因為他並非完全以人類形象為基礎。還有第三魔界的卡丹王、潘芷的父親都一樣,他的設計也帶有獨特風格,在角色造型方面下了很多功夫。

鳥山老師特別喜歡創作路人角色,所以這次也畫了許多住在魔界的各種角色,例如酒吧裡的惡棍,每個角色都是獨一無二的,帶著獨特的魅力,希望大家能仔細觀察。

此外,像潘芷、古羅里奧這些主要角色,也經過了多次修改與調整,才最終確定了現在的設計。我認為這樣的角色配置,讓整個冒險隊伍的平衡度更加完美。

記者: 不斷增加同伴,感覺就像遊戲中的故事,

伊能: 是的,這部作品的故事充滿了冒險的元素。每一段旅程,角色都會遇到新的朋友,這是我們創作時的核心理念。

記者:你認為《龍珠》的魅力是什麼呢?

伊能:這次的魔界也是一樣,整個故事的舞台都建立在純粹的幻想世界之中。即使劇情中提到地球。在其他作品中,通常會有非常接近現實的一面,例如主角原本是普通學生,然後獲得強大力量,開始戰鬥的設定十分常見。然而,《龍珠》則是從頭到尾建立起了一個完整的世界,這次的魔界也是如此。老師不只創造了宇宙,還有魔界、天界、地獄等等,這與以現實為基礎發展故事的作品完全不同。

這種完整的世界觀,讓故事永遠不會顯得局限,哪怕劇情還沒觸及某些地方,仍然會讓人不禁想像那裡究竟是怎樣的。由於作品並不是以現實為藍本創作的,實際上與我們所想像的不同,這也讓人感到非常驚奇。我想,正是這樣的循環,使得作品更具吸引力。

另外,作品中的角色雖然有人類或地球人,但其實絕大多數都是外星人。這意味著,他們的思考方式、行動邏輯,可能與我們完全不同,所以會讓人驚嘆不已,情感也會被深深觸動。一切都經過精心設計和構建,真的是完全創造出來的世界,我覺得這非常厲害,這也是讓大家如此著迷的原因。

完全基於想像力所創造出的世界,其實並不常見,即使在整個娛樂產業也是如此。因為如果有一個基礎設置,會讓人更容易理解,所以很多作品都會使用這種方式。

記者:這部作品的高潮部分有什麼亮點呢?

伊能:我們對新作的《龍珠》充滿了各種期待,尤其是對戰鬥情節的期待。我們準備了精心設計的動作情節和戰鬥,所以這一點應該能夠滿足大家的期待。

另外一點是,這次的故事情節在事前是不公開的,所以大家在觀看時不知道最終會如何發展。觀眾會猜測最後會怎麼樣,這個角色是壞人還是好人,特別是新角色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希望大家能夠追隨著這些想像,一直看到最後。

總之,現在還來得及,請從頭開始看。如果能夠在高潮部分之前再看一遍的話,會有很多新的發現。

(文・照片 共同通信 高坂真喜子)